本网站的目的是为世界各地的牧师与传教士提供免费宣道文稿与视频,尤其为身处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里极为缺乏神学院或圣经学校。
这些宣道文稿和影视如今通过我们的网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传至221个国家地区的150万台个人电脑上。YouTube视频的观众也不下几百人,但他们会很快离开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会引导观众回到我们的网站上。YouTube会带观众转到我们网站上。这些以46种语言刊载的道文每个月能传至12万台电脑上。这些稿件不带版权,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时无需我们的许可。请您点击这里, 读一下你如何能每个月为我们提供资助, 把这伟大的福音传遍全世界。
每当你发电邮给海博士时,切莫忘记把你发信的国家告诉他,不然他无法回信给你。海博士的电邮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因福音造成的纷争DIVIDED BY THE GOSPEL
荣誉牧师罗伯博士(Dr. R. L. Hymers, Jr.,)著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马太福音 10:36) |
讲到这节经文麦基博士(Dr. J. Vernon McGee)说:
实际上,家庭会因着福音的传扬而造成分裂。同时也会造成兄弟之间的隔阂分离。当信徒合一的时候,这一种合一导致了他们与不信的世人之间的隔阂 (麦基博士Dr. J. Vernon McGee, 认识圣经, Thomas Nelson 出版社, 1983年, 卷4, 61页)。
初信基督徒常常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亲属竟会反对他们。那些出身佛教或罗马天主教家庭的人,往往会发现,当他们开始参与浸信会教会的信仰生活时,亲属们就开始说些难听的话。即便是那些来自名义上基督徒背景家庭的人,有时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父母和其他亲属可能会说:“你太投入了。” 他们甚至可能说:“你变得狂热了”,或者“你被洗脑了”。那么,当初信基督徒听到父母或亲属说这样的话时,他们该怎么办呢?
五十年前,我父亲也曾对我说过类似的话。他当时还告诉我,只要他活着,就绝不会再踏入浸信会教堂一步。但我依然爱着他——也庆幸他没有兑现那个可怕的承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曾多次随我前往教会,甚至还与我的一位牧师朋友一同作了“罪人祷告”。几个月后我主持他的葬礼时,能提及这段往事,我深感欣慰。
我盼望我那尚未得救的父亲能认识基督,能与我一同在教会中享受喜乐。感谢神,在他离世前,我们确实在教会里一起度过了几段蒙福的时光。
今天在座的或许有一些年轻的基督徒,或者一些正在考虑信主的人,正面临着父母的反对。我完全理解你们正在经历的挣扎,因为我自己也曾亲身经历过。耶稣说过: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马太福音10:36)。
约翰·莱斯博士(Dr. John R. Rice)曾针对这节经文说过:
作基督徒的,服事主时不必总指望外在的平安。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这世界恨恶耶稣基督,祂至今仍是"被人厌弃"(以赛亚书53:3)。新约时代基督徒所遭遇的逼迫与反对,如今依然司空见惯。挂名的基督徒或许不会遭受迫害,但那些满有圣灵能力、热心拯救灵魂、公开反对罪恶并迫切劝人归主的基督徒,总会被称为狂热分子、麻烦制造者、极端分子。这世界的本质从未改变。主耶稣仍然要求我们,当以祂为首位——胜过父母、儿女,甚至胜过自己的生命(约翰·R·莱斯博士《马太福音讲道集》,神之剑出版社,1980年,第161页)。
耶稣说,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马太福音10:36)。
今天早晨,让我们思考这节经文怎样以两种方式应用在我们身上。
I. 第一,那些在教会中长大的人常常会间接地经历这一种纷争。
不信主的人往往看着基督徒,就认为他们应当是完美无缺的。阻碍第二代教会子弟信主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并不完美。他们和父母住在一起,天天见面;看到父母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时的样子;也看到父母在教会里唱诗敬拜——可回家后却又看见他们争吵。这样,他们心里就产生了矛盾。魔鬼就来对他们说:“瞧,他们也不完美嘛,你何必听他们讲什么信主的事呢?”
每一个经历过转变的教会孩子,都必定会面对这样的试探。试想,如果你的父亲是彼得——你会知道他曾否认基督,在基督被捕的那个夜里逃走了;你也会知道,当他在安提阿停止与外邦基督徒一同吃饭时,他做错了,而保罗说……
“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 (加拉太书2:11)。
如果你是彼得的孩子,你必须要面对一个他不完美的事实。
如果使徒保罗是你的父亲,那又怎样呢?保罗说
“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林前2:3)。
关于这节经文,麦基博士说,
保罗敞开心扉,向我们展露他内心最深处的想法。他十分明确地表示,当他和他们在一起时,内心深受搅扰。他“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难怪他能说出“神拣选了世上软弱的”这样的话。保罗没有自视甚高的看法……显然,他从未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同上,第五卷,第13页)。
所以,如果保罗是你的父亲,你会看到他“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
从彼得和保罗的例子就能看出,基督徒仍然不是完美的。如果你曾见过自己的父母像彼得那样反复无常,或者像保罗那样软弱又惧怕,那么你也不要让这些阻碍你去寻求基督。保罗说过:
“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
(哥林多前书2:3-5)。
倘若你在自己的基督徒父母身上寻找缺点与不足,那你势必会发现一些。但且容我与你理论一下。这怎能成为你 拒绝信靠基督而得救的借口呢?
你们与其去审视自己的基督徒父母,倒不如好好省察自己。这正是《圣经》所教导你们要去做的:
“你们总要自己省察 有信心没有”(哥林多前书13:5)。
这就是罗恩·里根(Ron Regan)的问题所在。他一门心思地审视着自己的父亲,却始终没顾得上省察自己!不要犯那样的错误!
你看,里根的小儿子罗恩,特意地要与他的父亲唱反调。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马太福音10:36)。
这就是其中的运作方式——你会成为耶稣所说的那种人!你成了你那身为基督徒的父母的敌人。经文里的“人”指的就是你那身为基督徒的父母,而自己家中的“仇敌” 说的就是你!你处在了这样一个相当糟糕的境地——你成了你那基督徒父母的敌人!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马太福音10:36)。
一想到你竟然会成为你那身为基督徒的父母的敌人,真是可怕至极!悔改吧,归向基督,否则你就没有希望了!如果你的心地是与你基督徒父母为敌的,那么神面前你便处于一种可怕的境地!
II. 第二点,那些由非基督徒父母抚养长大的人,通常会直接经历这种冲突。
在教会环境中长大的人,常常会成为自己基督徒父母的敌人;而那些在地方教会之外长大的人,则往往发现自己的父母和其他亲属成了他们的敌人。关于这一点,耶稣在《路加福音》21章16至17节给出了警告。现在,让我们起立,一同大声朗读这两节经文。
“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
(路加福音21:16-17)。
请坐。
“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 基督将害死限定为你们中的一些人。但他对这节经文的前半部分却没有加以限制:“你们要被父母、弟兄、亲族、朋友出卖。” 这里没有限制。为什么呢?因为对于所有离开世俗归向耶稣基督的人来说,这都是常见的遭遇。基督在下一节经文中清楚地说了这一点:
“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路21:17)
为什么非基督徒父母,那些信奉罗马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或世俗主义的父母——会如此苛待自己的那些渴望成为基督徒的孩子?耶稣在《约翰福音》15章18至21节中,给出了两个答案。现在请把圣经翻到这一章,让我们一同站立,来读这四节经文。
“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你们要纪念我从前对你们所说的话:仆人不能大于主人。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若遵守了我的话,也要遵守你们的话。但他们因我的名要向你们行这一切的事,因为他们不认识那差我来的”(约翰福音15:18-21)。
请坐。
在通常的情况下,主要有两个原因导致非基督徒对基督徒表现非常不友善。第一个原因在第19节:
“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翰福音15:19)。
而第二个原因在21节:
“但他们因我的名要向你们行这一切的事,因为他们不认识那差我来的“(约翰福音15:21)。
麦基博士说:
那些逼迫他人的人其实存在两个问题:他们不认识天父,也不愿自己的罪被显明。耶稣基督将天国的光照进了人的灵魂深处。每当光被点亮,事情就会开始发生变化。老鼠、蛇,爬虫、蜥蜴之类都惧怕光明,它们会四处逃窜寻找藏身之处。顺便说一句,那些点灯的人也会遭到它们的憎恨。耶稣曾说:“他们无故地恨我。” 耶稣本身毫无招人恨的理由。恨意的根源在于人那充满罪恶的心……如果你是神的孩子,这世上就会有人恨你。这对人来说,尤其是对渴望广受欢迎的年轻人而言,实在是一件难事。让我们把主的话语告诉年轻一代。如果你们是神的儿女,就不会被这世俗世界所欢迎(麦基博士,《认识圣经》,同前,第四卷,第470页)。
让我们起立,一同来唱歌页的第四首诗歌——《耶稣,我已背起十架》("Jesus, I My Cross Have Taken")。这是约翰·莱斯博士最喜爱的圣诗。大家放声高歌,唱得响亮而有力!
耶稣,我已背起十架,舍弃一切跟随你
一无所有,遭人厌弃,从此你是我一切
放弃一切痴心妄想,并一切属世盼望
不论现在处境如何,神和天国归我有!
(“耶稣,我已背起十架” ,亨利·赖特著(Henry F. Lyte), 1793-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