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的目的是为世界各地的牧师与传教士提供免费宣道文稿与视频,尤其为身处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里极为缺乏神学院或圣经学校。
这些宣道文稿和影视如今通过我们的网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传至221个国家地区的150万台个人电脑上。YouTube视频的观众也不下几百人,但他们会很快离开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会引导观众回到我们的网站上。YouTube会带观众转到我们网站上。这些以46种语言刊载的道文每个月能传至12万台电脑上。这些稿件不带版权,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时无需我们的许可。请您点击这里, 读一下你如何能每个月为我们提供资助, 把这伟大的福音传遍全世界。
每当你发电邮给海博士时,切莫忘记把你发信的国家告诉他,不然他无法回信给你。海博士的电邮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基督肉身的复活——改编自叨雷的一篇道文THE BODILY RESURRECTION OF CHRIST – 荣誉牧师海罗伯博士著 “耶穌說:你們為甚麼愁煩?為甚麼心裡起疑念呢? 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路加24:38-39)。 |
这篇讲道基于叨雷博士(Dr. R. A. Torrey)的著名讲道《耶稣基督肉身复活的确定性和重要性》。叨雷博士的这篇讲道,是著名小册子系列《基本原则》第五卷的第三篇(The Fundamentals,Testimony Publishing Company, n.d)。正是这一系列小册子时 “原教旨主义” 一词传扬开来。叨雷博士给出了基督肉身复活的三个证据。我在此仅提供叨雷博士的第二个证据,并将其精简和修改。
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是基督教教义的基石。在新约中直接提到基督的复活超过一百次。当使众使徒聚集在一起挑选一个人来代替犹大时,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使徒行传1:22)。基督的复活是使徒彼得在五旬节那天所宣的伟大篇章的重要主题。布道的主题是:“这耶稣,神已经叫祂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使徒行传2:32;参见24-31节)。几天后,当使徒们再次被圣灵充满时,他们“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使徒行传4:33)。使徒保罗的核心教义是耶稣从死里复活(使徒行传17:18;使徒行传23:6;哥林多前书15:15)。耶稣基督的复活是福音的两大基本真理之一,另一个是真理是祂赎罪性的死亡。使徒保罗将这两个教义都奉为基督教的核心消息。
“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哥林多前书15:1, 3-4)。
这是基本信息:首先,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付出了代价;第二,祂从死里复活了。没有复活,基督在十字架的受难就失去了意义。没有复活,基督的死就只是一位高尚殉道者的英勇牺牲。有了复活,基督的死就是神子赎罪性的死。这表明祂的死足以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因为这是神子牺牲的代价。若拒绝耶稣基督的复活,基督教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使徒保罗说:
“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哥林多前书15:17)。
上下文清楚地显明,使徒保罗讲的是耶稣基督身体的复活。
出于直觉,一位聪明的英国非信徒说,讨论其他神迹简直可说是浪费时间。关键问题是:耶稣基督真的从死里复活了吗?这位不可知论者说:“如果祂真的从死里复活了,那么其他神迹就很容易相信了;但如果祂没有从死里复活,那么其他神迹也就不可信了。”
四福音书中关于基督复活的记载到底是事实陈述,或仅仅是虚构的故事、寓言或神话呢?我来举一个证据,证明新约四福音书中关于耶稣基督复活的记载,确凿无疑的历史事实。
我们绝对不做任何假设。我们先从一个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事实开始:那就是我们今天都拥有四本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我们将把这四本福音书并列放在一起,看看我们能否从中辨别出其中的事实或虚构。
1. 比较四本福音书,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它们是四个分别且相互独立的记载。这些记载要么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记录,要么是虚构的。如果它们是虚构的,那么它们一定是以两种方式之一编造的——要么是彼此独立,要么是相互串通。它们不可能是独立被编造的;因为一致性太强了。四个人不可能各自坐下来,各自写下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却能让他们的故事如此一致。另一方面,它们也不可能是被相互串通编造的;因为表面上的差异太多,太明显了。因此,可以证明它们并非被独立编造的;也可以证明它们并非被相互串通编造的。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它们根本不是编造的,而是对真实发生过的事实的真实记录。
2. 接下来我们注意到,四福音书都清晰地显示出来自目击者的叙述。目击者的叙述与仅仅复述他人的讲述截然不同。律师很快就能分辨出目击者的报告和仅仅复述他人所叙述的话的区别。认真研究四福音书中关于基督复活的记载的人,会发现许多目击者的痕迹。多年前,我在一所美国大学讲课时,有人介绍我认识一位非信徒。我问他在研究什么。他告诉我,他正在攻读历史博士学位。我说:“那么,你知道目击者的叙述与仅仅复述他人讲述的人的叙述之间的不同吗?” 他说:“是的,我知道。” 然后我问:“你仔细读过四福音书中关于基督复活的记载吗?” 他说:“我读过。”我说:“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说法都是来自目击者的?”他说:“是的,我在阅读基督复活的记载时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任何仔细阅读过这些记载的人都会对同样的事实印象深刻。
3. 我们注意到的关于这些福音书关于基督复活的记载的第三点是它们的自然性和简洁性。这些记录的是超自然事件,但记录本身却非常自然流畅。其中几乎没有任何人工的矫揉造作。它们只是简单地讲述事实。就像在法庭上听到证人席上某个人清晰明了的证词,你会心想:“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当几位证人对主要事实的陈述都相同,但细节各异,一位证人忽略了另一位证人所说的内容,而另一位证人则调和了前两位证人之间明显的差异时,这种证据的分量就更加确凿了。这正是我们在四本福音书关于耶稣基督复活的记载中读到的。如果我们公平诚实,遵循历史批评的规律和法庭上的证据规则,我们就会不得不说:“这是耶稣复活的真实记录。”
4. 我们接下来注意到的,是词语、短语和偶然细节的那些不经意的证据。
当证人在法庭上作证时,他所使用的措辞以及他提供的偶然细节往往比他直接的证词更有说服力。福音书中有很多这类证据。
举个例子,四本福音书都记载了耶稣复活后首次向门徒显现时,门徒们都没有认出祂。如果这些故事是假的,那么这些事件就很不可能被如此记录。作者应该明白,那些不愿相信耶稣复活的人会说,这表明他们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耶稣。那么,为什么故事要这样讲述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四本福音书的作者并非在编造故事,而是在记录实际发生的事情。这显然不是虚构的事件,而是对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时真实发生的事实的准确记录。
再举一个例子。在四本福音书中,耶稣复活后从未向任何敌人或对手显现。祂所有的显现都是向那些已经是信徒的人显现。稍加思考,我们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如果有人编造了这些故事,那么合乎逻辑的说法似乎是耶稣向大祭司、彼拉多和希律显现,并用祂从死里复活来迷惑他们。但四本福音书中没有任何类似的暗示。祂的每一次显现都是向那些已经是祂的追随者显现。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四本福音书只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
另一个例子是,耶稣只是偶尔向他们显现。他出现后就消失了,然后可能好几天都见不到了。我们可以理解其中的原因——他显然是在为他们做好准备,让他们迎接他不再与他们同在的那一天。然而,四福音书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一点。我们只能自己去探索原因。正因如此,这一点才显得尤为重要。我怀疑门徒们自己是否知道原因。如果他们编造故事是为了制造效果,他们就会说耶稣日复一日地与他们同在。那么,为什么福音书会这样讲述这个故事呢?因为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福音书的作者只是记录了发生的事情。
另一个例子是基督复活后第一次与马利亚见面时对她说的话。祂对她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约翰福音20:17)。祂的意思我们只能自己去理解。福音书没有解释。为什么耶稣的这些话被写进福音书,却没有一句解释?编造故事的人肯定不会不加解释地把这样的细节写进去。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些话写进去呢?很简单,因为耶稣就是这么对马利亚说的。
我们再看一下约翰福音20章27到29节 的例子
“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耶穌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翰福音20:27-29)。
请注意两件事:多马的举动和耶稣的责备。耶稣第一次向门徒显现时,多马并不在他们身边。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一次,多马确认耶稣在场。虽然他是个怀疑者,但他是一个诚实的怀疑者,想要知道真相。突然,耶稣出现了。他对多马说:“伸出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 最后,多马的眼睛被开启了。他的信心迸发出来。他喊叫说:“我的主!我的神!” 然后耶稣温柔地责备他。你们看,这是编造的,还是活生生的事实呢?是虚构的,还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录呢?
再举一个例子。在约翰福音20章16节我们读到
“耶穌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约翰福音20:16)。
这一处是多么的微妙!马利亚站在坟墓外,悲伤不已。尽管耶稣和她说话,但她却没有认出耶稣。她把耶稣误认为是园丁。她说:
“先生,若是你把祂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祂放在那裡,我便去取祂”(约翰福音20:15)。
然后耶稣只说了一句话:“马利亚。” 当她听到耶稣用祂独特的方式呼唤她的名字时,她的眼睛瞬间睁开了。她转向耶稣,说道:“夫子!” 这是编造的吗?不可能!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耶稣,这是一个爱祂的女人!任何捏造谎言的人都不可能创作出如此杰作。我们站在这里,毫无疑问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耶稣和马利亚,面对他们在第一个复活节早晨真实地生活和交谈!
我再举两个这样的例子。约翰福音20:1-4记载,抹大拉的马利亚从空坟墓里跑出来,告诉西门彼得和约翰(“另一个门徒”)耶稣被带走了,她不知道他们把祂放在哪里。彼得走在前面,约翰紧随其后(第3节)。任何读过福音书的人都知道彼得是个性子急躁的人,自然会先跑出来。然而,第4节告诉我们,约翰跑得比彼得快,他先到达了坟墓。这是一个细节。但是,正如我所说,像这样的细节揭示了真相,就像它们在法庭审判中经常做的那样。我们并没有被告知为什么约翰跑得比彼得快。我们只得到了这一点信息,却没有任何解释。我们必须研究圣经的其他内容才能发现,彼得比约翰年长得多。约翰当时只有十八岁左右,而彼得在当时已经算是中年人了。因此,年轻的约翰轻而易举地就跑过了跟在他身后的彼得。如果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作者无疑会给出理由。但这段经文却没有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因为约翰福音讲述的是真实发生的事实。
再举一个例子,虽然我还可以举出很多其他例子:当门徒来到空坟墓时,彼得往里看,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又看见耶穌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著”(约翰福音20:6-7)。请注意这个细节。为什么耶稣的裹头巾和裹耶稣身体的细麻布分开呢?圣经没有告诉我们。没有给出一个解释。如果有人在编造故事,他们无疑会告诉我们为什么裹头巾和细麻布分开放置。但福音书中没有给出一个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因为福音书记录的是事实。正如《天罗地网》里的侦探常说的那样:“女士,只是事实。只是事实。”这样的细节是验证福音书叙述真实性的重要方法之一。除非这是真实发生事件的目击证词,否则不会不加解释地报道如此微小的事实。
但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小事。没错,但正是从这些小细节中,我们才能看出这并非虚构。我们越是深入基督复活的细微之处,就越是会被它们的真实性所折服。福音书的叙述,即使是最细微的细节,也都体现着一种自然而然、不言而喻的真实性,超越了虚构的矫揉造作。
因此我向你重复在第一个复活节的星期日早晨天使说过的话:
“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穌。祂不在这裡,照祂所说的,已经复活了”(马太福音28:5-6)。
当你凭着信心来到耶稣面前时,祂必用祂的宝血洗净你一切的罪孽。愿你来到祂面前,愿你接受祂,愿你蒙祂拯救。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