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Sermon

本網站的目的是為世界各地的牧師與傳教士提供免費宣道文稿與視頻,尤其為身處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裡極為缺乏神學院或聖經學校。

這些宣道文稿和影視如今通過我們的網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傳至221個國家地區的150萬台個人電腦上。YouTube視頻的觀眾也不下幾百人,但他們會很快離開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會引導觀眾回到我們的網站上。YouTube會帶觀眾轉到我們網站上。這些以46種語言刊載的道文每個月能傳至12萬台電腦上。這些稿件不帶版權,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時無需我們的許可。請您點擊這裡, 讀一下你如何能每個月為我們提供資助, 把這偉大的福音傳遍全世界。

每當你發電郵給海博士時,切莫忘記把你發信的國家告訴他,不然他無法回信給你。海博士的電郵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兩個兒子的比喻

THE PARABLE OF THE TWO SONS
〔Traditional Chinese〕

榮譽牧師羅伯博士(Dr. R. L. Hymers, Jr.,)著

主日,二○二五年十一月十六日早
由顔國徽牧師在洛杉磯華人浸信會幕宣講

“他回答說:「我不去」;以後自己懊悔就去了。後來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他回答說:「父啊,我去」;他却不去”(馬太福音21:29-30)。


兩個兒子的比喻給了我們有關真假轉變的鮮明例子。比喻中的兩個兒子完美的詮釋了真轉變和虛假的“决志主義”(decisionism)。

這節經文解釋了大部分未得轉變的人的情形。此經文把未得轉變的人歸爲兩類,這兩類區別很大。所以我們的道文將會著重講這兩類人的區別,以及他們聽到基督的福音之後兩個截然不同的反應。

我們會看向這些兒子和他們的反應。當記得這兩個反應把聽福音的人分成了兩組。這兩個兒子顯明了對福音的呼召,人們只可能有兩個反應。

I. 第一,這個人說他不去,回來却悔改順服了。

當記得這是一個比喻,這是耶穌講的一個故事,用來揭示一個特殊的屬靈真理。在比喻中,父親指的是父神,而非基督,如同鳩爾博士指出的那樣。葡萄園代表神的國,就是“福音教會”(約翰·鳩爾 神學博士,《新約注釋》,浸信會標準持守者出版社,1989年重印版,第一卷,第247頁。“所有人都被呼召幷樂意地進入”(同上)。“在葡萄園做工象徵的是聽福音的宣道幷相信彌賽亞….要接受此教義,順服祂的聖禮,尤其是洗禮這一聖禮,就是那最核心的聖禮…工作的時間就是今天

“我兒,你今天到 葡萄園裏去做工(馬太福音21:28)。葡萄園指的是神做工的地方;神在地方教會裏、幷通過地方教會做世間的工作。大兒子給了非常剛硬的回答。他簡單地說“我不去”。像他這類的人,他們說 “我不去”,時因爲他們懶惰。他們知道,如果他們獲得了轉變,他們就要爲主做工。他們因太懶惰了而不願意去做。其他一些其人,他們只會關注自己的野心,他們做事情都是爲了取悅自己,而非基督。他們不願意把專注放在神葡萄園的工作上,也就是教會的工作上。他們愛世上的事情,勝過教會的事工。他們不願意撇開自己的計劃來爲基督工作。他們知道,如果他們獲得了轉變,在他們的生活中他們就必須把神的國放在第一位,而他們不想那樣去做。所以,當基督呼召他們來的時候,他們簡單地說:“我不去。”

我懷疑這是不是你今天的情形?我懷疑你不願意順服基督的原因,是不是因爲你被物質追求所纏、是不是因爲你不願意撇下屬世的目標和享樂而爲基督在教會中工作?這若是你的情形,難怪在福音被宣揚呼召你時,你會說“我不去”。即使你沒有明說,你心裏至少是這樣想的。你可能會認爲,若是大聲說出來,就太不禮貌了。若是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基督和祂的工作中,那麽爲他做的工作似乎會影響你的人生計劃。因此,你要麽以言語要麽以思想說:“我不去。” 你可以不用言語,而只是在心裏說 “我不去”,或者你會直接說出來。這便是在比喻中的第一個年輕人所說的。當他聽了父親的呼召,他說,“我不去。”

神用祂的道來呼召人。藉著聖經中的話和所宣的道,神呼召罪人歸向基督。但是人在屬血氣的狀態中說,“我不去。” 這一個 “我不去” 的聲明,揭示了人心對神的敵意和反叛。這讓我們想起了該隱,那一個雖知道要向神獻血祭却說 “我不”的人。該隱的性情被亞當的墮落毀壞了。 他毀壞墮落的本性是從他的父親亞當那裏繼承過來的。神對亞當說不要吃禁果,而要吃生命樹的果子就能永遠活著。但是亞當實質上說,“我不。” 這一個悖逆的行爲毀掉了他和神的關係。亞當反叛神的心使得全人類都受到了詛咒。該隱也在心中說,“我不。我不要去獻帶血的祭獻。”

縱觀歷史,人類都有一個繼承來的背叛神的心。

在使徒行傳第七章,司提反宣了一篇道文,重訴以色列人在歷史上對神的悖逆。在他宣道的最後說

“你們這硬著頸項,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常時抗拒聖靈!你們的祖宗怎樣,你們也怎樣” (使徒行傳7:51)。

大部分猶太民族的人在那個時候都是照著他們繼承的墮落本性來行事。當司提反指出他們在歷史上對神的悖逆的時候,他們用石頭把他打死。照著他們的行爲,他們在說:“我們不去!我們不會信主耶穌基督。” 他們這“我不去”的態度導致他們砸死了司提反。這從亞當繼承的對神的悖逆,揭示了他們的內心與神爲仇;他們這與神爲仇的心,就是因著第一個男人亞當的悖逆繼承而來的。使徒保羅自己雖是猶太人,提到大部分猶太人,他是這樣說的:

“就著福音說,他們…是仇敵” (羅馬書 11:28)。

然而,像比喻中的年輕人說“我不去”的,幷非只有拒絕耶穌的猶太人那一批人。亞當對神的悖逆也深深刻在外邦人的心中。

保羅在亞略巴古向一大群外邦人宣講了一則知名的道。當這些外邦人聽到保羅宣福音時,聖經是這樣說的 :

“有譏誚他的” (使徒行傳17:32)。

他們譏誚保羅,拒絕基督的福音,是因爲這些外邦人也從亞當那裏繼承了悖逆墮落的本性。當保羅向這些希臘的外邦人說完話的時候,他們譏誚他,因爲他們一樣有悖逆墮落的本性,這些是從亞當那裏繼承來的。所以他們譏誚,說 “我們不去,我們不會就近耶穌,也不會去相信他。” 這些譏誚的外邦人用他們的行爲說 “我不去,我不願意相信耶穌!”

所以,事實上,大部分的猶太人和外邦人都說 “我不去” 。

因此,比喻中的年輕人刻畫了世間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因爲若非神使他們有願意的恩典,人在聽到基督的福音時,總會和這個年輕人說一樣的話,“我不去”。 他們拒絕基督,不願意帶著謙卑的心走向祂,因爲他們仍然是屬世的人,他們的生活是在吃喝、錢財和屬地的事情上。使徒保羅說

“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爲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爲念”
(腓立比書3:19)。

他們的目標和選擇是把心思放在屬地的事情上,腓立比書3章19節的上半部分給了如此行之人的結局:

“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 (腓立比書 3:19)。

對于這些 “結局是沉淪的人”,唯一緊要的事是吃喝和屬地的榮耀。他們的結局是沉淪,因爲他們心裏說,“我不去。” 他們不願意走向耶穌,因爲他們的心思放在屬地的事物上,他們找不到任何理由去向耶穌屈膝。他們說:“我不去就近耶穌”。我就不去。”

另一處講到沒有歸向耶穌、心存叛逆之人的經文,是羅馬書8:6-7。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爲仇”(羅馬書8:6-7)。

未經轉變的人的心靈是死的。但是獲得轉變之人的心靈擁有從神來的生命平安。未經轉變的罪人的心思是與神爲敵的。他們的內心無法服神的律法,因爲在屬血氣的狀態下,他們無法服從神的律法。事實上,未經轉變的人的心無法真正愛神。未經轉變的男人和女人,不管程度如何,總是與神爲敵。

當神呼召一個人去行祂的旨意的時候,每一個失喪的人都會在心中對神說,“我不去。” “我不去關注聖經,也不去關注神的道。” “我不去檢查我的內心,看看裏面有沒有悖逆和邪惡。” “我不會尋求聖靈的幫助使得我感受到我對神的悖逆,從而生出認罪感。” 而最糟的是,“我不會全身心地走向耶穌幷在祂那裏獲得靈魂的安寧。”

“他回答說:‘我不去;以後自己懊悔就去 了’ ”(馬太福音21:29)。

II. 第二,那個先說他去,却又不去的人。

請看第30節。

“後來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他回答說:‘父啊,我去’;他却不去”(馬太福音21:30)。

稅吏和妓女說他們不去,但是他們改變心思去信了基督。

然而,法利賽人和祭司長說他們 順服神,但是沒有。請注意耶穌在31節中給他們的嚴厲指責。請大聲來讀。

“ ‘你們想這兩個兒子,是哪一個遵行父命呢?’ 他們說:‘大兒子。’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 ”(馬太福音21:31)。

現在,我將不在作更多的解釋和注釋,讓我來問你們:哪一組人能最佳描述你呢?你有沒有嚴肅地對待神的問題幷深思熟慮後說:“我去。” 或者你只是漫不經心地回答 “好的”?我現在非常害怕,如果你是屬￿第二組人,你深處在失去自己靈魂的極大危險中。

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是你一生中最嚴肅的問題。我希望你深思熟慮,然後真正悔改,真正得到神給你的心思的轉變,幷且帶著全身心走向主耶穌基督。祂會拯救你,就像祂也爲稅吏和娼妓做的一樣。但是,那些對此問題給一個掉以輕心回答的人,會和那些失喪的法利賽人和祭司長一樣。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