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的目的是為世界各地的牧師與傳教士提供免費宣道文稿與視頻,尤其為身處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裡極為缺乏神學院或聖經學校。
這些宣道文稿和影視如今通過我們的網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傳至221個國家地區的150萬台個人電腦上。YouTube視頻的觀眾也不下幾百人,但他們會很快離開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會引導觀眾回到我們的網站上。YouTube會帶觀眾轉到我們網站上。這些以46種語言刊載的道文每個月能傳至12萬台電腦上。這些稿件不帶版權,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時無需我們的許可。請您點擊這裡, 讀一下你如何能每個月為我們提供資助, 把這偉大的福音傳遍全世界。
每當你發電郵給海博士時,切莫忘記把你發信的國家告訴他,不然他無法回信給你。海博士的電郵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对地方教会的迫害PERSECUTION OF THE LOCAL CHURCH 榮譽牧師羅伯博士(Dr. R. L. Hymers, Jr.,)著 主日,二○二五年九月十四日早 由顔國徽牧師在洛杉磯華人浸信會幕宣講 “掃羅也喜悅他被害。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使徒行傳8:1)。 |
鳩爾博士指出經文中的“那時”(at that time -KJV),可以翻譯爲“從這日起”(約翰·鳩爾,《新約釋義》,浸信會標準旗出版社,1989年重印,卷二,211頁).
鳩爾博士因此說,自那日起,迫害就開始了:
……就在司提反被石頭打死的地方。這些嗜血成性的暴徒一將他殺害,就更加渴望奪取他人的性命;此時他們人數衆多,滿心憤怒與嫉妒,便開始四處襲擊教會成員,無論在哪裏遇見他們,就將他們殺害……但幷非教會所有成員都遭此毒手……因爲我們後來讀到有虔誠的人將司提反安葬;也讀到教會遭到掃羅(即後來的保羅)的大肆迫害;還讀到許多男女信徒被他投入監獄;但除了使徒之外,所有傳揚真道的人都被驅散了;因爲那些四散的門徒四處傳揚真道……這些人似乎就是那七十位門徒以及五旬節那天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的其他傳道人……其中有前往撒瑪利亞的腓利,有在大馬士革的亞拿尼亞,還有其他人遠至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等地傳道;特別是據說他們被分散到了猶太和撒瑪利亞各地;而他們的宣教工作蒙受了極大的祝福,許多人因此歸信,很快在這些地區就建立起了許多教會,這一點在[使徒行傳9:31]中可以看出。由此可見,這場逼迫反而促成了福音的廣傳……而由于這次逼迫所導致的四散,是除了使徒之外的所有傳道人都被驅散了——十二使徒仍留在耶路撒冷,負責照管教會,鼓勵教會成員甘心爲基督及其福音受苦。
我已經指出人在耶路撒冷的地方教會所經歷的愛與喜樂。但是我們千萬不要以爲我們可以在不經歷迫害的情况下擁有一個充滿歡喜快樂的地方教會。若只描繪耶路撒冷的教會是一片幸福喜樂之地,却隻字不提他們也經歷了逼迫,那將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使徒行傳8:1)。
這在今天也很可能發生。
I . 第一,逼迫可能來自地方教會之外。
這便是發生在耶路撒冷教會的事情。逼迫來自于教會之外的反對者們。耶穌常常事先說到這一點。祂說:
“你們要防備人;因爲他們要把你們交給公會,也要在會堂裏鞭打你們,幷且你們要爲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馬太福音10:17-18)。
耶穌又說:
“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裏,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爲我的名被萬民恨惡”(馬太福音24:9)。
使徒保羅說:
“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摩太后書3:12)。
這裏面保羅提醒了提摩太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每一個真正的基督的追隨者或早或晚都會經歷迫害……從耶穌的時代到現在,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經歷過各類的磨難與痛苦((《應用新約注釋》,Kingsway出版社,1996年,第872頁))
耶穌說:
“幷且你們要爲我的名被衆人恨惡”(馬太福音10:22)。
耶穌再次說:
“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約翰福音15:18-19)。
初信的基督徒經常驚奇地發現,其實人們對他們成爲基督徒十分憎惡。我記得當我剛剛成爲基督徒的時候,我對這類事情非常地稀奇。我之所以覺得稀奇,是因爲那時我還不熟悉聖經。耶穌說的非常清楚。
“幷且你們要爲我的名被衆人恨惡”(馬太福音10:22)。
紅色中國的共産黨人士告訴基督徒,他們被‘洗腦’了。他們把基督徒關進 “勞改” 營,試圖讓他們放弃基督教。我們聽到這種事幷不感到驚訝——但令我們驚訝的是,美國這裏的一些非基督徒朋友和親戚也這麽說,幷試圖拉我們遠離教會。我們應該記住耶穌所說的話:“你們要爲我的名被衆人 恨惡”(馬太福音 10:22)。迫害我們的不只是中國的共産黨人士。在美國,虔誠的基督徒也會遭受迫害。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使徒行傳8:1)。
II. 第二,迫害可以來自于地方教會裏面。
請翻到使徒行傳20章29到30節。這些話是使徒保羅對在米利都的地方教會領袖所說的話。讓我們站起來大聲來讀這兩節經文。
“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凶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使徒行傳20:29-30)。
請坐。
鳩爾博士作了以下注解:
不僅會有來自外地的假教師混入他們中間,而且也會從他們自己的群體中冒出一些人來——這些人原本已被接納爲教會成員,教會也曾對他們寄予厚望……他們會試圖從教會中拉攏信徒,製造分裂與派系,結黨營私,幷自立爲首領(Gill,同上,第342頁)。
在《教會分裂》一書中,羅伊·布蘭森博士(Dr. Roy Branson)寫道:
在大多數情况下,教會的分裂源于會衆中的某個團體反對宣教工作……當一間教會開始向外拓展幷成長時,每一位原有的成員……都必須做出以下三種選擇之一:支持教會的宣教事工、逐漸被邊緣化直至默默無聞、或是通過抵制或離開來反抗(羅伊·L·布蘭森二世博士,《教會分裂》,地標出版社,1990年,第169–170頁)。
是的,這類麻煩確實可能來自地方教會內部。當教會出現分裂時,我們痛心不已,但這種情况本就在預料之中。耶穌曾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約翰福音16:33)。地方教會固然是好的去處,但她幷非完美之地。唯一完美的地方是天堂。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使徒行傳8:1)。
III. 第三,逼迫彰顯了地方教會的寶貴價值。
如今,許多情侶未婚便同居生活。他們害怕對彼此作出委身,擔心日後會離婚。這實在令人痛心,因爲婚姻是神所設立的關係。
請注意,同一代人不僅在婚姻上不願委身,在地方教會的委身上同樣困難重重!這幷不令人意外,因爲《聖經》中將婚姻與教會成員身份相提幷論。請翻到《以弗所書》5章31至33節,讓我們起立誦讀這三節經文。
“爲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爲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以弗所書5:31-33)。
請坐。
《以弗所書》第五章的後半部分的經文,將夫妻關係比作基督與教會的關係。到了這一章的結尾處,這一比喻再次得到重申——夫妻二人的婚姻,正象徵著基督與地方教會的關係。
一個尚未得到轉變、既不想進入婚姻也不願維繫婚姻的人,同樣也無法享受地方教會會員身份所帶來的那份安穩。那些覺得留在地方教會舉步維艱的人,往往也會覺得經營婚姻、養育兒女困難重重。我見過太多人在有了一個或兩個孩子後就離開了教會,這讓我心如刀割。他們實在是無力承擔——無論是家庭的責任,還是教會的委身。
但這些人錯失了何等大的喜樂啊!那些無法維繫婚姻、養育子女的人,錯過了人生中一大喜樂;那些不能在地方教會中同心同行的人,也錯過了生命裏極大的喜樂。
地方教會會籍所面臨的種種壓力,幷不表明它無足輕重。恰恰相反!正是加入地方教會時所遭遇的壓力與逼迫,顯明了成爲教會成員實際上是何等重要!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使徒行傳8:1)。
爲何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因爲魔鬼攻擊地方教會!魔鬼不希望你在地方教會中收穫幸福,結交摯友!魔鬼巴不得你像風中的落葉般飄搖不定。
無論發生什麽,讓我們深深扎根,夫妻之間彼此委身,也彼此委身于地方教會!
這便是我們的主題:“爲什麽孤獨?回家-去教會!爲什麽失喪?回家-走向基督,神的兒子。” 大家一起來唱這副歌。
回家,回家,疲憊的靈魂,回家
帶著急切耶穌正柔聲呼喚,呼喚罪人回家。
(“耶穌正柔聲呼召你”威爾·湯姆森, 1847-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