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Sermon

本網站的目的是為世界各地的牧師與傳教士提供免費宣道文稿與視頻,尤其為身處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裡極為缺乏神學院或聖經學校。

這些宣道文稿和影視如今通過我們的網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傳至221個國家地區的150萬台個人電腦上。YouTube視頻的觀眾也不下幾百人,但他們會很快離開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會引導觀眾回到我們的網站上。YouTube會帶觀眾轉到我們網站上。這些以46種語言刊載的道文每個月能傳至12萬台電腦上。這些稿件不帶版權,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時無需我們的許可。請您點擊這裡, 讀一下你如何能每個月為我們提供資助, 把這偉大的福音傳遍全世界。

每當你發電郵給海博士時,切莫忘記把你發信的國家告訴他,不然他無法回信給你。海博士的電郵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伊甸園
(論創世記,第十講)
何博士著

THE GARDEN OF EDEN
(SERMON #10 ON THE BOOK OF GENESIS)
by Dr. R. L. Hymers, Jr.

主日,二○○七年八月五日早
於洛杉磯浸信會幕所講之道

A sermon preached on Lord's Day Morning, August 5, 2007
at the Baptist Tabernacle of Los Angeles

"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裏" (創世記 2:8)。


看起來在神 "立了" 伊甸園之前人便被創出來了,因為第七節描述了人的被創,然後在第八節我們的經句中才描述了伊甸園的設立。所以,這園子與人被創的地點相對比才顯得靠東。同時,按聖靈啟示,這園子也比摩西寫作創世記時的地點偏東。出埃及記24:4中告誡我們說, "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寫上"。摩西當時在西奈半島,所以我們可以說,這園子在那曠野的東邊。或者我們可以從猶太人的角度說,這園子在迦南地的東邊。從以上這三種情形來考慮,這園子的地點看起來在現代土耳其或阿爾美尼亞地區的亞拉臘山附近。麥基博士(Dr. McGee)說:

我很確定它位于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河谷地區;實際上,它有可能就是整個河谷地區。起初, 那地區土壤極為肥沃,而且如今仍然如此。它乃是 "沃土月牙區" (Fertile Crescent) 的一部分。曾有一時,住在那地區的人根本不需種地。他們只要收割便可,因那裡的莊稼能自生自長 (J. Vernon McGee, Th.D., Thru the Bib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1, volume I, p. 20; note on Genesis 2:8)。

但我們無需為準確的地點操心,因為摩西所記載的地名與區域,所指的是洪水以前的地方。地球表面的地理狀況在洪水後已完全改變了。如使徒彼得所講的,

"故此,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 (彼得後書 3:6)。

路德對伊甸的描述也很準確。在這裡我引用如下﹕

起初、或在其生前,亞當因這園子的肥沃與美麗便給它起名叫伊甸。這名字一直為亞當的後裔所紀念,即使這美麗的園子已被洪水所滅... 既然這園子是賜給亞當及其一切後代的產業,它不可能是方圓僅有幾英里的地區。那確實是人間最美好的沃土良田。我認為,這園子一直存留到洪水時為止。但如摩西所記載的,洪水前神差遣了一位天使把守著伊甸園。雖然一切無理智的動物界也是從土壤中被造而成的,但摩西講明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區分,所以神在種植了賜給人的伊甸園後,更加以精心裝飾,使它遠遠勝過了地球任何其他地方。摩西非常謹慎地指出,人遠比其他任何動物優越... 所以神創成人之後,便將他置入了伊甸樂園。夏娃是在樂園內被造成的... 雖然整個地球都有樹木生長,都能結出果實,但神賦予伊甸樂園的造化是獨特的... 摩西將神描述成一位園藝專家,精心按照自己的喜樂與愛好栽種了一個園林,所選的林木都是祂特別寵愛的品種 (Martin Luther, Luther's Commentary on Genesi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58 reprint, volume I, p. 45-46)。

若要理解伊甸樂園的極端絢麗與迷人之處,我們必需記住幾樣事情。首先, 起初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和環境,與如今的世界極為不同。請看創世的第二天﹕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 (創世記 1:6-7)。

我采取的立場與摩利斯博士的相同,就是地球表面的水與空氣以上的水層是分開的。摩利斯博士說, "氣層以上的水已明顯地與更重一些的物質分開,化成水氣,懸浮在氣層以上,成為一層保護毯,以保護未來生活在地球上的居民" (Henry M. Morris, Ph.D., The Defender's Study Bible, World Publishing, p. 4, note on Genesis 1:6)。如此一層水氣環繞地球,正如一層外罩遮蓋了大地,形成一個良好的溫室效應。正如摩利斯博士所指出的,這層外罩提供了抵御外空有害射線的一道良好防線,而且〔這層水氣外罩〕"保證了地球上動植物生活的良好環境,還保證了人類生活的舒適與長壽" (ibid.)。

環繞地球的這層水氣不會是雲層,而是空氣以上很厚的一層水氣,一直延伸到太空中,包裹著整個地球。那便說明為何在挪亞洪水之前地球上未曾下過雨。請打開創世記第二章,從第五節中間讀起,直到第六節,

"野地還沒有草木,田間的菜蔬還沒有長起來,因為耶和華 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也沒有人耕地。但有霧氣從地上騰滋潤遍地" (創世記 2:5-6)。

如今的雨靠大氣層中氣流的循環流動而形成。但在洪水以前極少有大氣的循環流動,所以全球各地的氣候也極少有任何變化。經文中的 "霧氣" 是由日夜溫差中的水分蒸發與凝聚所帶來的 (ibid.)。這 "霧氣從地上騰,滋潤遍地" (創世記 2:6)。那時的南北極沒有冰川覆蓋;乾燥的沙漠也不存在。整個地球表面如同處于溫室內一般,從北極到南極,處處花紅葉綠,猶如樂園一樣。那便解釋了在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發現的那些被突然冰凍起來的猛馬象與其他動物,它們胃中為何仍然儲存著未曾消化的鮮花與珍奇植物。我認為,它們都被突然殺死,在洪水中被埋葬冷藏起來。這一切都是在它們被創後幾百年後在挪亞時代發生的 (創世記 7:11-24)。

在洪水泛濫時,在 "空氣以上的水" 以暴雨的形式傾瀉而下。洪水之後,天空中第一次出現了雲彩,我們所熟悉的水分蒸發降雨的循環系統便產生了。請看創世記9:12-15。

"神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裏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我便記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 (創世記 9:12-15)。

洪水之後出現的 "虹" 乃是神賜給人的征兆,保證神不再用全球性的洪水來摧毀地球。空中的彩虹是另一個證據,證明人間在洪水之前從未降過雨,因為整個地球被一層水氣罩保護著。

讓我們回到地球被創的初期。當時,整個地球被一層水氣罩蓋著,確實是一個可愛怡人的處所。沒有風暴、沒有降雨、有水氣從地面升起來澆灌全地 — 這確實是一個亞熱帶的樂園。

然後,如創世記2:7所講的那樣,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現請翻到創世記2:8-9。請大家起立,放聲朗讀下列經文。

"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裏。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裏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 (創世記 2:8-9)。

請坐。

正如我剛才所講的,因為挪亞洪水已將整個地理外貌完全改變了,所以我們無法知道伊甸樂園的準確位置。但只要我們知道它坐落在東面便足夠了,有可能在土耳其或阿爾美尼亞附近被稱作 "沃土月牙區" 的地方。正如路德所正確地指出那樣,這樂園一定很大,因為 "這園子是賜給亞當及其一切後代的產業" (Luther, ibid.)。路德還說: "那確實是人間最美好的沃土良田" (Luther, ibid.)。

那確實是一個美麗富饒的樂園。萊斯博士(Dr. John R. Rice)說,

      很有意思的是,主神在伊甸 "立了一個園子"。祂帶著濃厚的興趣揀選了各樣能使人歡席的植物。每一樣有用的, 每一樣可觀賞的植物 — 無論是其質地、味道、色彩、或其芬芳氣味 — 都由充滿愛心的神精心籌劃,被神種植在伊甸園中來賞心悅目... 我們這位創造並掌管一切的造物主,對審美與細節能具有多麼無窮的潛力啊!
       伊甸中有樹木。其中包括生命樹,人可以隨便去吃〔其果實〕。我想,那樹一定帶有某些神奇的功效,包含著某種能滿足人體各種需求的維他命與原素 (John R. Rice, D.D., Genesis: In the Beginning, Sword of the Lord Publications, 1975, pp. 104-105)。

萊斯博士說, "因有 '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 我們某天將會看到伊甸樂園被重新設立。我們還會看到天國的街道中, '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 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 啟示錄 22:1-2" (Rice, ibid., p. 105)。

不僅有生命樹為人體提供如此的營養,以至於人"能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 (創世記 3:22),而且在伊甸樂園中還有 "分別善惡樹"。我們對分別善惡樹的了解並不充分。我們僅知道,那顆樹是為了測試人對神的忠誠心而設置在那裡的。萊斯博士說, "人犯的罪在於他成心〔吃了〕那果實,它能使人明了、使人知道世俗邪惡之事、還使人了解自己所無需知道、也沒必要知道的東西。有人說,亞當夏娃在樂園中的罪是奸淫之罪。那是愚昧的看法。神已經告訴他們說,他們已結成了夫妻,並要 "生養眾多、遍滿地面"。他們的神聖夫妻關係並沒有令神不快。他們觸犯神的舉止乃是吃了禁果" (ibid., pp. 106-107)。

然後,神也在伊甸樂園中造出第一個女人。請看創世記2:18。

"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創世記 2:18)。

再請讀第21-25節,

"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他為女人,因為他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 (創世記 2:21-25)。

我對此毫無疑問﹕那正是第一個女人被創的方式,因為耶穌也是這樣說的:

"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麼?」" (馬太福音 19:4-5)。

耶穌引用了創世記2:24中的詞句,在馬太福音十九章內講授有關婚姻的事情時,祂幾乎逐字逐句地引用了創世記的經文。所以,從這些經文中我們看到,亞當夏娃之間的夫妻性關係根本不帶任何罪。他們倆的結合乃是出於神的意願,而且神本人也是那世間頭一個婚禮的主持人與證婚人。神告誡亞當說,要 "生養眾多、遍滿地面" (創世記 1:28)。他們的結合與夫妻關係根本無罪。新約中清楚地說,

"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床也不可污穢" (希伯來書 13:4)。

那也在我們所讀的創世記2:21-25中暗示出來了。那段經文的最後幾句話說,

"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 (創世記 2:25)。

摩利斯博士說, "這時,他們仍然不帶罪,也沒有良心上的罪惡感。但後來,他們的罪使他們意識到... 人類生命的源泉被污染了;不僅他們倆,而且他們一切的後代也是如此。這使得他們對繁殖器官感到非常敏感,如此,他們開始感覺到羞恥" (Morris, ibid., p. 11, note on Genesis 2:25)。

下一次宣道中我們將會看到,撒旦才是誘惑他們吃禁果、從而犯罪的罪魁禍首;同時,他們對神的反叛,如何不僅帶來了自己的恥辱,而且帶來了他們肉身的死亡、以及他們被逐出樂園的惡果。這種咒詛一直傳給了整個人類。

但仍有一條回到樂園的路。有一條道,人類可以靠之獲得他從前的榮耀。那條 "路" 僅靠主耶穌基督才能尋到。耶穌說,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約翰福音 14:6)。

這對某些 "現代" 人聽起來似乎非常狹窄。如今,大多數人認為,得救的道路處處可得。但耶穌說僅有一條路 — 通過祂。那在你看可能不公平,但那卻是真理。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去加州馬臨縣(Marin County)的話,你必須開車過金門橋,然後沿著高速公路通過一個狹窄的隧洞。隧洞的入口有一個彩虹。除此外,再沒有另一條路可以開車去馬臨縣了。救恩也是同樣,你僅能通過耶穌基督才能得到。祂說, "我就是道路... 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約翰福音 14:6)。祂才是達到父的唯一道路!僅有基督才是回到伊甸的唯一道路。

你必需棄絕自己罪惡的心地,來投靠基督。祂的寶血便能洗淨你的罪惡。祂在十架上的死便能夠贖回你犯下的一切罪。祂從死中的復活便能賜給你生命。僅有靠投靠耶穌,你才能獲得轉變,得到重生,使你有朝一日能夠進入天國中重新設置的伊甸園。願你早日投靠耶穌,使你能夠進入重新設立的、在未來神的王國中的伊甸樂園!


在那河彼岸的地方,

   是我們所稱的永恆國度;

僅靠信念的途徑才可登入

   那不朽的門坎,

當金鈴響徹之時,每人

   與那永生不老的神明同住。


當我們的終辰來臨,

   當我們在死中安息,

當王命死神釋放生靈時,

   再也不被煩惱所耽;

當金鈴響徹之時,每人

   將進入那美好可愛的〔伊甸〕。

("When They Ring The Golden Bells,"

     by Dion De Marbelle, 1818-1903)。
—《當金鈴響徹之時》


靠信念來投靠基督吧!祂會用十架上灑出的寶血洗淨你的罪孽;祂的肉身的復活會給你帶來新得的永生。噢,來投靠基督、從而得救吧!

(證道 / 宣道結束)
您每週可以上網讀何博士講的道。網址: www.realconversion.com;
然後點擊 <證道 / 宣道文稿> 連鍵。

證道〔宣道〕前陳群忠醫生(Dr. K. L. Chan)領讀經文﹕創世記 2:5-9。
宣道前葛利費斯先生(Mr. Benjamin K. Griffith)獨唱:《當金鈴響徹之時,》
"When They Ring The Golden Bells" (詞: Dion De Marbelle, 1818-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