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Sermon

本網站的目的是為世界各地的牧師與傳教士提供免費宣道文稿與視頻,尤其為身處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裡極為缺乏神學院或聖經學校。

這些宣道文稿和影視如今通過我們的網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傳至221個國家地區的150萬台個人電腦上。YouTube視頻的觀眾也不下幾百人,但他們會很快離開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會引導觀眾回到我們的網站上。YouTube會帶觀眾轉到我們網站上。這些以46種語言刊載的道文每個月能傳至12萬台電腦上。這些稿件不帶版權,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時無需我們的許可。請您點擊這裡, 讀一下你如何能每個月為我們提供資助, 把這偉大的福音傳遍全世界。

每當你發電郵給海博士時,切莫忘記把你發信的國家告訴他,不然他無法回信給你。海博士的電郵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為何男人不願去教會

何博士著

WHY MEN HATE GOING TO CHURCH
by Dr. R. L. Hymers, Jr.

主日,二○○七年六月十七日早
於洛杉磯浸信會幕所講之道

A sermon preached on Lord's Day Morning, June 17, 2007
at the Baptist Tabernacle of Los Angeles

"所以, 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 直到世界的末了" (馬太福音 28:19-20)。


對,我知道你聽過這節經文,可不許你們打瞌睡!我要講的事情,可能你從來沒有想到過。我們一會兒將回到我們的經文上。

我最近一直在讀、重讀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就是幕柔 (David Murrow) 寫的一本叫《為何男人不願去教會?》的書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2005)。我並不同意幕柔寫的一切東西,但我認為他設想的基本前提是正確的。大部分男人、以及18歲至35歲之間的青年男女憎惡去教會。在此書的前言中,幕柔如此寫到﹕

      為何男人憎惡去教會?我對這問題已思考許多年了... 一個禮拜天早上,我坐在教會裡半心半意地聽講道,突然腦海裡想起商業奇才單明 (W. Edwards Deming) 講的一句話: "你如今的系統是生產現今成果的完美模式"...我開始思慮到,單明的理論是否適用於我周圍的情形呢?基督教的主要生產機器 —— 地方教會 —— 是否正是生產我們當今成果的完美模式呢?當今教會是否在無意中恰好為女人、兒童、以及老年人所設置的呢 (pp. vii-viii)?
      但男人... 並非是唯一從每周禮拜中缺席的人。調查發現,無論男女,青年人也是最不經常出席教會的一組人... 我看,女人與年紀大的〔參加〕禮拜,原因是教會的價值觀剛好與她們的觀點相吻合。但男人與年青人回避教會的原因,就是許多教會忽略、甚至貶低他們的價值觀。
      我講的是什麼意思呢?調查發現,男人與年青人通常喜好挑釁。他們性格的成分包括了探險、冒險、大膽...嘗試風險、沖突... 然後接受報償...〔男人與年青人願意〕經受風險...被人評價為大膽、冒險的... 調查還發現,與此相反的是,女人或年紀大的人通常以保險為重... 以穩扎穩打為念,尋求安穩、回避風險... 但教會團體無法吸引男人與年青人,因為他們愛冒風險的心態厭惡現代教會...
      不信就試一試﹕冒些風險。那是否我們給男人〔或年青人〕的印象?如果參加教會帶有危險、需要冒險、需要膽大,那你就會有許多男人、以及十幾二十來歲的人來加入行列。那正是我們如今在受迫害的教會中所看到的。那也正是早期教會所面臨的﹕被石頭砸死、遭毒打、或被喂饑餓的群獅。如作基督徒要冒風險時,男人〔與年青人〕則會更積極地加入其行列 (ibid., pp. 18-21)。

雖然我不同意大部分幕柔提供的答案,但我卻同意他對問題的分析。男人(或青年男女)對大部分教會的活動不感興趣。這些活動太枯燥了,引不起他們的興趣。再一次,幕柔寫的書是《為何男人不願去教會?》。

我還在讀的另一本書是萊斯博士(Dr. John R. Rice)寫的《我們教會為何得不著人》(Sword of the Lord Publishers, 1966)。我認為,萊斯博士指出了男人與年青人不願去教會的原因之一。同樣,雖然我不同意萊斯博士講的一切事情,我看他基本上是正確的。將這兩本書合在一起,我認為青壯年與男人不願去教會的原因剛好與我們教會不能得人的原因相同!

傳福音不 "保險"。出去到路上和校園裡傳福音需要 "冒險", 帶有 "遭拒絕" 的可能。你必需 "膽大", 肯 "擔風險", 才能出去與你素不相識的人交談。因此,人人外出傳福音是治愈枯燥教會的良藥。

請不要誤解我。我們歡迎成年婦女來我們教會,但她們必需是同樣膽大、肯冒風險的人。我們教會中有幾位這樣的老年婦女。其中之一已經八十八歲了, 但仍舊(相當穩妥地)開車來教會——並且還帶其他人來!象這樣 的婦女,嘿,在我們教會多多益善!人人外出傳福音是治愈枯燥教會的良方!萊斯博士說,

如此,我們教會需要重新點燃我們的熱情、那種得人的熱誠,還需要神能力降臨的復興。除非一間教會全力以赴... 她根本無法與新約中傳福音的榜樣相吻合... 唯有全力以赴... 我們〕才能與新約中得人的模範相比 (John R. Rice, D.D., Why Our Churches Do Not Win Souls, Sword of the Lord Publishers, 1966, pp. 149-150)。

這便是阻止我們教會死亡的方式!那才是吸引男人與青年人進入教會的方式!那也正是我們教會中的男生人數超過女生的原因!那也是我們幾乎從不失去在我們教會長大的年青人!那也是為什麼這麼多青年男女正在進入我們教會!再接再厲!如萊斯博士所講的, "唯有全力以赴... 才能與新約中得人的模範相比"。

現在,我們回到我們的經文上,馬太福音28:19-20。這節經文被稱為 "大使命"。讓我們再次來放聲讀十九、二十節經文。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馬太福音 28:19-20)。

萊斯博士說,

請注意,這裡英文的 "教" 字不代表講解的意思。其涵義是使萬民成為門徒的意思... 所以, "大使命" 第一點便是去使人成為門徒,在教訓他們之後便為他們施洗。然後,"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也就是說,新門徒... 也應該去實行我們所接受的使命 —— 令萬民作門徒。一切新約基督教徒都接受了使徒所得到的指令... 新信徒應學會耶穌教彼得去做的一切事情。確實,沒有任何誠實的基督徒會否認,救主在 "大使命" 中為新約信徒所留下的主要任務,便是外出得人作基督的門徒 (ibid., p. 22)。

萊斯博士很正確!"大使命" 的著重點正在於此!說大使命並非賜給我們的超加文主義者錯了!我們與司布真、與萊斯博士同站一個立場。大使命是賜給歷代一切真正基督徒的。這也包括了我們今世、我們的社區、我們周圍的洛杉磯市中心!願我們每一個人都來服從基督的使命,由心相信,基督本人希望我們外出去傳福音得人。願我們每人都外出去使洛杉磯地區的人成為耶穌的門徒。

我們教會的主要目標,便是令其成為一個福音傳播的中心,令福音達到這黑暗邪惡城市中的每一個大街小巷、每一個校園。主耶穌基督說,

"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 (路加福音 14:23)。

那便是我們的主題!那便是我們的目標!

我們相信,我們應該使大使命如此明確,以至每個來到我們教會的人都會馬上清楚了解我們目標何在 —— 勉強失喪的人進來,坐滿神的房屋。因此,我把一副大標語掛在我們講壇背後的牆上,向每一個來我們教會訪問的人宣明我們的目標。這標語清楚地宣明,

我們的目標 —— 坐滿神的屋子!

然後,讓我們祈求、努力、盡心盡意地將福音傳出去,直到我們達到目標為止!如有任何人問你我們的目的何在,請告訴他, "我們的目標就是坐滿神的屋子"!不要怕告訴任何與你談話的人。那就是我們的目的!那就是我們的目標!去吧!傳福音!我們去傳的原因,乃是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28:19-20、以及在路加福音14:23中賜給我們的大使命!也正是因為此乃基督的使命,神會幫助我們去完成這使命!基督會幫助我們。在我們經文中的最後幾個字內,祂曾保證來幫我們去坐滿神的屋子。請我們一起站立,放聲朗讀馬太福音28:20中的最後幾個詞句﹕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馬太福音28:20)。

你聽見了!基督本人親口保證過,祂將與我們同在,並在如今這邪惡時代的尾聲時刻,來幫我們坐滿神的屋子!讓我們抓住神的諾言,走出我們教會的大門,將那些失喪孤獨的年青人帶進來,達到我們的目標 —— 坐滿神的屋子!

望你盡到你們的職責,我會盡我的義務。我們便能很快見到基督幫我們達到我們的目標,因為祂從未失言過。"我就常與你們同在" (馬太福音 28:20)。是的,基督會與我們同在,因為祂保證過,祂會幫助我們辦成神的大使命!若要完成我們的使命,這便是我們在神的幫助下所必須辦到的事情﹕

第一,若要將這間教會坐滿幾百個年青人,每一個在場未得轉變的人,都必須 "努力進窄門" 來信靠基督 (路加福音 13:24)。如果你仍未得轉變,你是無法幫助我們達到我們的目標的。你必須得到轉變,並確信已得轉變!你必須已經得救、並受聖靈督促、內心充滿侍奉的火焰來使我們實現我們的目標!是的!外出傳福音!傳福音!那便是為什麼我希望每一個在座仍未得轉變的年青人,非常嚴肅地對待自己轉變的問題。每天都為自己的轉變而思慮,天天向神祈求,願祂賜給你轉變的恩典,並吸引你靠向祂的兒子耶穌基督,以祂的寶血清洗自己,用祂的正義遮蓋自己。為這轉變的恩典祈求,知道神吸引你來到耶穌這裡,在瞬時間的轉變中與基督結合在一起。是的!堅持下去!毫不放松!

第二,若要達到我們的目標,每一個已經得救的人都要不斷思考傳福音的事情!每周外出得到几十個姓名與電話號碼,讓我們教會的執事與侍奉組長跟他們聯係,帶他們來到教會的禮拜中。在你們的校園中、超市旁、無論何處,都要去努力得人!每天都去努力得人 —— 並非僅在教會安排下外出得人。每日私下去得人! 天天如此!不要放棄!

昨天晚上,我們看了一出錄影,是康諾利博士(Dr. Ken Connolly)拍攝的, 講的是英文聖經的來歷,其中提到了威克利夫 (John Wycliffe, 1329-1384)。威克利夫將聖經翻譯成英文,使經文能讓普通百姓以他們自己的語言來閱讀。威克利夫遣送幾百個年青人外出傳播純正的新教福音,並散髮他的聖經譯本。這群出自劍橋大學的青年學生被稱為 "羅拉德" (Lollards) 人。他們到處傳揚出自基督的救恩。但他們的工作極為危險。幾百個如此優秀的年青人被羅馬天主教會燒死在火刑柱上。想一想!每一個學生羅拉德都天天生活在危險中。而且,如我剛才說,他們因外出傳福音,被綁在火刑柱上活活燒死了。讓他們 作你的榜樣!我們沒有要你們上洛杉磯街頭傳道,然後被燒死在火刑柱上!但我們要你與青年羅拉德一樣,帶有同樣的熱誠與勇氣,出去,把他們帶進來,坐滿神的屋子!你是否有這樣的勇氣呢?有膽量嗎?正如威克利夫時代一樣,我相信當今的青年男女也需要接受挑戰,走向街頭與校園,充滿激情地將失喪的人帶進來聆聽福音。去吧! 傳福音!

第三,為達到我們的目標,將一百個年青人帶進這間教會來坐滿神的屋子, 我們人人都需要把每一個來訪的客人看作貴賓!不要在禮拜後、或禮拜前、僅僅與自己的老朋友交頭接耳。盡自己一切努力使這些貴賓感到受歡迎。盡一切努力使他們欣賞與我們在一起,好讓他們希望回到我們身邊。如慕迪(D. L. Moody)所講的那樣, "把他們愛進來"。把他們愛進我們教會。去作吧!去作吧!不要讓客人在禮拜後獨自一人站在一邊。要讓每人感到舒適、自在。去作吧!不要放松!

同時,我也保證盡我的努力。我保證我會祈禱、研究、在我的書房內努力, 尋求神賜給我充實有趣的宣道內容,專門為那些你們帶來教會、失喪孤獨的年青人所備,為他們得轉變所備。我保證與使徒保羅一起講,

"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哥林多前書 2:2)。

我保證,每一個踏入我們門坎的年青人都會聽到一個新鮮熱辣的福音道文,充滿白熾火熱的福音信息,宣揚耶穌基督的救恩。為什麼?因為年青人需要聽到基督的福音。他們需要聽到,祂是神唯一的兒子、聖三一的第二位;他們需要聽到,祂從上天來到人間,為他們的罪孽、並代替他們死在十架上,為將他們贖回。他們需要聽到,基督的骨肉之軀已從死中復活了,如今祂仍然坐在上天神的右手邊。他們需要聽到,只要他們靠信念到基督這裡來,祂便可以拯救他們,並且他們也能夠靠之得到重生。那便會是從我們講壇上每次禮拜中不斷聽到的事情!是的,我保證會盡到我宣揚福音的職責,來達到我們的目標 —— 坐滿神的屋子! 因為那便是我們教會的目的!我祈求那也將是我們未來的目的,直到末日為止!

讓我們每一個人,盡自己一切的能力,努力將這間神的屋子坐滿孤獨失喪的年青人。去作吧!去作吧!齊心去作吧!

如果我們盡心去作這些簡單的事情,我們便能在這急需福音的洛杉磯、在這城市的中心、滿足基督賦予我們的使命。這需要我們具有勇氣與膽量;這需要我們付出汗水與誠心的禱告。你願意去面對這挑戰嗎?真的嗎?你真有完成這使命的勇氣嗎?你內心是否俱有這渴望、這熱情?但願神來幫助你,為耶穌的緣故來達到我們的目標 —— 坐滿神的屋子!

請大家起立來唱葛利費斯先生剛才所唱的歌,是我們歌頁上的第七首歌。


請賜我們當今警句,

震撼人心,充滿能力,

烈火氣息,號角之聲,

要奔往勝利,或入死亡!

一詞喚醒沉睡教會,

同來響應主的召喚。

號角已吹響﹕萬眾興起,

我們的警句﹕傳福音!


傳道人歡欣地宣告,

以耶穌之名傳遍天下;

願這警句響徹長空﹕

去傳福音!去傳福音!

向瀕死之人、墮落種類,

傳揚神賜福音之恩典;

向臥在黑暗中的世界,

讓我們將福音散播!
   ("Evangelize! Evangelize!" 詞: Dr. Oswald J. Smith, 1889-1986;
      曲用: "And Can It Be?" by Charles Wesley, 1707-1788)。


但願神助你們每一個人如此去作。阿們!

(證道 / 宣道結束)
您每週可以上網讀何博士講的道。網址: www.realconversion.com;
然後點擊 <證道 / 宣道文稿> 連鍵。

證道〔宣道〕前陳群忠醫生(Dr. K. L. Chan)領讀經文﹕馬可福音 16:15-20。
宣道前葛利費斯先生(Mr. Benjamin K. Griffith)獨唱: 《傳福音!傳福音!》
("Evangelize! Evangelize!" 詞: Dr. Oswald J. Smith, 1889-1986;
曲用: "And Can It Be?" by Charles Wesley, 1707-1788)。